農大教授毛學英:國產乳制品更多用生乳制造,棒棒的!
來源:乳業網 作者:乳業網 時間:2018-11-5 閱讀:
11月2日,由中國新聞社旗下的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的“2018‘健康中國’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毛學英在談及國產乳制品時表示,更多地用國產生乳生產,可安心消費。
“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健康產業和行業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毛學英表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不僅僅體現了政府提出來對人民健康的高度關注,也體現了消費者關注健康。在食品加工行業,全產業鏈都是引起高度重視的。
她介紹說,“原來種糧食可能產量高就可以了,現在更多的是從營養和品質來提升,比如農作物可以在富硒或者富集其他人類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土地種植。在養殖環節,關注牛的舒適度,提高產奶量,可以在奶牛飼養過程當中添加一些活性成分,然后在牛奶當中富集,比在牛奶當中外源再添加會具有更高的生物學活性和利用率,穩定性也會更好。”
毛學英指出,做出更好的原料對食品加工來說,可以用更健康、更好的原料來提升整個大眾營養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還可以將其作為功能性原料提取更多的活性配料,就可以作為生產特醫、特膳、保健食品的原料。
當然也會有挑戰,毛學英介紹說,“國外企業也會關注到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我們如何占據,適應國內市場,就需要我們提升產品質量,至少要把活性等各個方面進行把關。”
國內乳制品行業在技術和產品質量上處于怎樣的水平?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
毛學英介紹說,現在生乳的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蛋白質含量基本都是百分之三點幾,很多企業能把細菌總數控制在10萬-20萬/毫升,甚至有的企業控制得更低,遠遠低于國家標準的要求。
從生產線或產品種類來說,和國際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在原料乳上還是有區別的,毛學英表示,“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和國家,因為原料乳多,會更多地把原料乳提取各種各樣的成分,作為功能性原料。國內受奶牛養殖或各個方面的限制,現在更多地用國產的生乳生產乳制品。大家安心消費我們的乳制品,現在的確是棒棒的。”
毛學英還建議,為老年人設計出更好、更適合他們的營養產品。
毛學英指出,讓老年人怎么生活質量更高一些,少去醫院,治未病來說對老年人更重要一些。但消化代謝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變慢的,同樣優質的蛋白質,老年人的吸收利用率就會降低。同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鈣吸收利用率會越來越低。
“乳制品是非常好的營養元素的載體,一是它有優質的蛋白質,再一個鈣吸收利用率高,我們平時在膳食當中鈣吃的很多,但是它的吸收率很少,不到20%。但是牛奶當中的鈣就會好,這跟我們其中含有蛋白質有很大的關系,甚至它降解生成的活性物鈦有關系,乳可以更好的把鈣在骨當中沉積,至少減少骨鈣的流失。”毛學英解釋說。
上篇:
下篇: